|
公司新聞
甲醇燃料作為一種清潔能源,具有環保、經濟、節能等特點,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應用,成為新的替代性燃料。那甲醇燃料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?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下它的發展曆程。 上世紀二十年代,甲醇汽油開始用作車用燃料出現在人們視野,二戰期間,甲醇汽油廣泛應用於德國。上世紀七十年代受石油危機影響,許多國家積極尋求石油的替代能源,而醇燃料作為液化燃料,其儲運、分配、攜帶、使用都和傳統的汽柴油差不多,且其原料來源豐富,燃燒充分,因而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,美國、德國和瑞典等先後投入人力物力進行甲醇汽油車用技術的研發。 1975年,瑞典提出甲醇可以成為汽車代用燃料,並成立國家級甲醇開發公司;1976年在瑞典召開的第一次國際醇燃料會議(ISAF),推動了醇燃料的發展;德國於1979年製定了醇類燃料研究計劃,組織6家汽車工廠、1000多輛燃醇汽車投入運行,並在國內主要城市建立M15加油站,形成全國供應甲醇汽油網絡;1995年,美國DOE能源中心投入12700輛汽車進行甲醇汽油實驗。 而我國對甲醇燃料的研究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。“六五”期間,國家交科委與交通部、山西省共同組織,在山西省進行了M15-M25甲醇燃料研究實驗,共有480輛貨車參與了實驗及示範工作。1998年由原國家經貿委在山西組織“煤製甲醇潔淨燃料汽車示範工程”推廣運行,組織了150餘輛中巴車在5個城市運行,收集了大量數據。 2012年,工信部、發改委、科技部先後在5省市的10個城市中開展曆時5年的甲醇汽車試點工作,參與試點的1024輛甲醇汽車累積運行裏程超過1.84億公裏,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。 昌金鋆 編輯羅昌 編審王太師王莉 |